目前分類:科技 (114)
- Sep 25 Wed 2013 17:50
亞馬遜雨林樹木發現奇特結構成未解之謎(圖)
- Sep 25 Wed 2013 17:49
南大西洋發現海洋渦流黑洞:閃爍噴霧帶圍繞
- Sep 25 Wed 2013 17:48
研究顯示月球年齡或比原先設想年輕1億年

這是一張藝術示意圖,展示的是兩顆行星之間的劇烈相撞。這樣的事件產生的大量碎屑在2009年被美國宇航局斯皮策空間望遠鏡觀測到。科學 家們認為在太陽系中也曾發生類似的事件,這一事件導致了月球的出現 據美國太空網報導,一項最新研究稱月球的年齡可能要比我們原先設想的更加年輕。
- Sep 25 Wed 2013 17:47
世紀大彗星或撞入太陽消失:多艘飛船將觀測
- Sep 24 Tue 2013 17:09
衛星照片展示加拿大聖勞倫斯灣的海冰景象

NASA的Aqua衛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譜儀(MODIS)拍下這幅聖勞倫斯灣海冰的自然色照片。
- Sep 24 Tue 2013 17:03
印度洋下存在古老微大陸
- Sep 24 Tue 2013 17:02
2050年的綠色摩天大樓具有數字化「神經系統」
- Sep 24 Tue 2013 17:01
蘋果的下一步棋?太陽能充電!
各位親愛的3C愛好者們,是否已經被iPhone 5S、5C的新聞給洗版了呢? |
- Sep 24 Tue 2013 17:00
太陽能光伏組件實時監測新技術問世
- Sep 24 Tue 2013 16:59
美研發超高效光伏電池轉換效率高達40%
- Sep 24 Tue 2013 16:58
晶澳多晶硅電池轉換效率達18.3%
- Sep 24 Tue 2013 16:57
科學家造最薄納米吸光器或降低太陽能電池成本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製造出了迄今最薄的有效可見光吸光器,這種納米結構的厚度僅為普通紙的千分之一,最新設備有望降低太陽能電池的成本並提高其光電轉化效率。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納米快報》雜誌上。
參與該研究的斯坦福大學化學工程學教授斯泰西·本特說:「太陽能電池越薄,需要的材料越少,成本也就越低。我們目前面臨的挑戰是,在減少太陽能電池厚 度的同時不損失其吸收太陽光並將之轉化為清潔能源的能力。最新設備做到了這一點——非常纖薄的一層材料就幾乎可將特定波長的入射光全部吸收。」
- Sep 24 Tue 2013 16:56
美用無害納米硅晶體製造「電子墨水」
據報導,美國科學家已經克服了由廉價、耐用且無毒的化學材料製成電子設備和太陽能電池的技術障礙。這意味著成本僅幾美元的電子觸摸板和便宜的太陽能電池離我們更近了。研究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通訊》雜誌上。
該研究的合作者之一、明尼蘇達大學的機械工程學教授烏維·科特沙根表示:「最新技術讓發展中國家的孩子能利用不足10美元的觸摸板學習;家用太陽能電池的成本最終會有望低於化石燃料的成本。」
- Sep 24 Tue 2013 16:55
華電寧南山區打造百萬千瓦風電基地 投資達百億元
- Sep 24 Tue 2013 16:54
德研發出功率密度為1100瓦/千克鋰電池
德國太陽能和氫能研究所近日開發出一款可用於電動汽車的高循環壽命鋰電池,這款鋰電池的功率密度為1,100瓦/千克。 |
- Sep 24 Tue 2013 16:52
天能動力引領鉛蓄電池行業技術升級
作為國內動力電池領軍企業,天能動力不斷加大技術創新力度,研發新產品,其舊電池回收等諸多技術,開創了行業的先潮,成為鉛蓄電池的技術標竿,在新能源儲能電池領域探索一條傳統蓄電池向高端技術轉型升級的創新之路,受到行業充分肯定,成為引領行業發展的風向標。
天能動力憑藉在儲能電池領域的優勢,被評選為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排名第37位。這正是天能動力技術實力和市場價值的真實寫照
- Sep 24 Tue 2013 16:49
微型核電池可以讓手機不充電使用5000年
- Sep 24 Tue 2013 16:47
負極材料成鋰電池研發重點方向
- Sep 24 Tue 2013 16:37
燃料電池未來重點新能源
人類歷史顯示,每一次能源技術的突破或創新都促成社會更繁榮、更進步。燃料電池是一種高效率且潔淨的新能源技術,將肩負起21世紀能源創新與突破的重責大任。
國立台南大學環生學院院長黃鎮江表示,氫能源所作的燃料電池發展的相當亮眼,不僅可以小到取代一般電池,甚至可以大到作為發電站和發電廠,將來勢必成為支配人類生活的重要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