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科技 (114)
- Oct 10 Thu 2013 16:53
(分享)蟾蜍吞食蝙蝠詭異畫面:似奇特變異物種
- Oct 10 Thu 2013 16:52
(分享)科學家發現海洋渦流 酷似「神秘黑洞」
- Oct 10 Thu 2013 16:51
(分享)氣候模型可能高估了全球變暖問題 [複製鏈接]
- Oct 10 Thu 2013 16:51
(分享)贈台熊貓展現強烈母愛 吃幼仔糞便防行蹤暴露
- Oct 10 Thu 2013 16:50
(分享)研究發現地心熱流異常緩慢
- Oct 09 Wed 2013 17:32
(分享) 揭開月球正背面不同地貌差異迷霧
月 球作為我們地球最近一個天體星球,不容置疑相同環境、相似空間本應該有著天體地貌形成的共同機理,可為什麼月球地貌有著與地球地貌形成理論有著不能解釋的 巨大矛盾呢?月球謎團很多,吸引著無數有興趣探索者走上思考之路、去尋找答案,尋找解開眾多天體之謎理論樂趣,貢獻一份之力。筆者在此就月球正反兩面不同 地貌形成原因提出個人粗淺看法,以收拋磚引玉、繁榮學術多家爭鳴之效。月 球由於自轉與公轉週期時間完全同步一致,所以形成了月球總是面對地球的一面和背對地球的另一面。習慣上月球正對著地球的一面稱之為正面,背對地球一面稱之 為月球背面。地球由於均勻自西往東自轉,其東半球與西半球地貌基本是一致,月球由於正面長期鎖定在面對地球,而另一面又長期背對地球,由於月球正背兩面受 到截然不同的引力作用,因而也就理所應當形成了正背不同地貌地形特徵。1、 為什麼月球重心不在月球幾何中心,而是偏向於月球正面2公里呢?對於日月引力而言,月球正面與背面受到的太陽光基本是一樣,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太陽引力相 對於月球正面、背面基本上沒有差異;對於地月引力來說由於正面總是面對地球,尤其是地球處於日月之間時,月球正面不僅僅是受到地球引力、還受到太陽引力, 因而正面受到引力是大於背面引力的,地球對月球正面引力的結果使得月球拉向地球、拉近與地球距離,又由於月球公轉軌道離心力慣性與引力平衡決定了月球維持 原來公轉軌道的位置,結果其重心卻偏向了月球正面、重心向地球方向移動延伸就成為了必然。就像一個圍繞圓周運動的自行車,為了維持圓周運動就必須向圓心傾 斜以平衡離心力。只不過自行車傾斜是維持圓周運動需要,月球重心偏移既是維持圓周運動需要,也是兩面不對稱引力結果。月球質量瘤分佈於正面皆引力使然。從 而也使得一些較重元素或放射性元素通過地球引力和火山噴發途徑,比較多的集中於月球正面。引力鎖定一面的月球圍繞運動又豈能遠離地球的嗎?太陽系沒有、在 宇宙中也是找不到此類天體現象的。2、月球背面月殼最厚處約為150公里,月球正面月殼的平均厚度為60公里,那麼為什麼月球背面地殼厚度大於正面呢?地 球對月球正面的引力幾乎就是一個不變的力;而月球背面引力卻是一個不斷變化的力:當月球轉到太陽與地球之間時,月球背面得到太陽最大引力,當月球轉到地球 夜晚一面時,月球背面照射不到陽光,這時月球背面受到太陽引力最小,也就是說月球背面地殼是在引力最大最小不斷變化拉拽下、不斷上下伸縮的,伸縮的結果使 得地殼接壤岩漿不斷流動補充、冷卻凝固成為加厚的地殼,如此不斷循環往復長期演化結果,使得伸縮的地殼比沒有震動地殼厚。加厚的地殼同樣也阻擋增加了火山 噴發難度,因而陸地高山減少了火山岩的覆蓋和火山噴發的破壞,使得陸地高山地質年齡更加古老。同理地球上的高山地殼也一定比平原、沙漠、盆地地殼厚,同樣 地球陸地岩石比海洋地殼岩石更加古老。3、我們從地球上看月球表面呈現出明暗不同的區域,我們知道暗色區域是月海,明亮的區域是月陸高山。科學探測表明,絕大多數月海分佈在面向地球的月球正面,正面月海約佔半球面積的一半;月球背面只有3個面積很小的月海,佔半球面積的2.5%。那麼為 什麼月球正面月海面積比背面月海面積大很多倍呢?因為月球正面受到地球引力比背面大,火山噴發容易頻繁形成環形高山與盆地;其二、正面地殼比背面薄,使得 火山比較容易衝破地殼壓力阻擋而噴發;其三、月海與陸地高山在引力作用下是同時相伴存在的產物,月球正面月海面積之所以大也是因為月球高山峻嶺幾乎都分佈 在正面結果。那麼為什麼高山與月海是相伴而同時存在的呢?由於月球正面受到地球引力相對於背面要強大的多,所以月球正面物質密度比較大且堅固的高地,容易 受到地球引力的拉拽,使之成為高山峻嶺,在陸地山脈向高延伸中,其陸地山脈周圍的外緣其它區域地面是下陷的,於是也就形成了月海。因為山脈的向高延伸,是 需要其它區域岩漿來補充的,由於山脈在地球引力拉拽下、會自然形成較大空間,使得高壓的岩漿流向山脈,補充山脈上升地殼下的空間,而流出岩漿區域恰恰就是 受到引力拉拽力較小的月海盆地,所以月海是在山脈不斷上升中下沉的。月海與山脈所受到的地球引力相比,客觀地說它們之間並不存在引力差異,之所以山脈受到 引力拉拽上升了,是因為其山脈堅固物質所具有較大引力傳遞力,月海之所以受到同樣地球引力而沒有上升,是因為其地表物質的鬆散粉塵損耗消失了引力的傳遞 力。就像海面可以引起潮汐,但這種潮汐力卻不可能直接傳遞到地殼、所以它不可能產生地殼上升,山脈固然看不到引力的潮汐現象,但它的微小固體潮汐力卻可以 傳遞到地殼,產生連接地殼整體山脈的上升。山脈上升與月海下沉現象,在地球地貌中也是隨處可見的,像新疆3條接近東西走向山脈阿爾泰山、天山、崑崙山所包 圍形成的兩大盆地,分別為塔里木盆地和准格爾盆地;像新疆吐魯番盆地海拔低於海平面155米的地質地形奇觀,同樣是因為周圍山脈崛起、引起盆地下沉必然代價見證。我想試問在地球上能看到沒有山脈的盆地嗎?這一現象在現實生活中同樣也是可以驗證的:如果有一快可以拉伸的麵糰,那麼當你慢慢拉拽某一點時,隨著這一點拉拽延長緩慢上升,它的邊緣外圍必然是下陷的。如果是蜂蜜,那麼這一現象將更為明顯。4、月球上的山脈有一普遍特徵:兩邊的坡度很不對稱,向月海的一邊坡度甚大,有時為斷崖狀,另一側則相當平緩。 那麼為 什麼月球山脈兩邊坡度不對稱呢?因為月球引力只有地球六分之一,月球山脈重力下滑力比地球小得多,所以決定了月球山脈坡度可以比地球山脈坡度陡;其二月球 自轉相對於地球非常緩慢,沒有地球那樣大的平衡地面高度的離心力形成的重力下滑驅動力,所以從另一角度支撐了月球山脈較大坡度。那麼為什麼月球山脈靠近月 海一面坡度比另一面大呢?因為靠近月海一面的山脈上升是建立在月海下沉基礎上實現的,所以山脈上升只能是高差越來越大,所以坡度就大;而遠離月海另一面山 脈上升由於其上升牽引力是連接山坡的(即便是月海一邊山脈也存在著牽引力連接山坡、由於月海下沉必然導致山坡下滑,所以造成山坡較陡。另外地球所謂海平面 上升同樣是因為海邊坡度下滑所造成的水面上升錯覺或地下水超支開發利用造成地面沉降結果、事實上又有哪一個國家或島嶼海岸線因海平面上升而退縮了?),山 脈上升表現出與山坡同時上升特點,所以坡度自然就小得多。由於月球沒有像地球那樣的氣流風雨侵蝕搬運作用,所以也助推了月球山脈陡峭地貌。5、 月球山脈高度為什麼比天文學家估計的低呢?按常理月球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同樣的火山噴發力度、理論上月球噴發高度應該比地球高6倍,所以山脈形成的 高度理應比地球山脈高幾倍,可為什麼月球山脈與地球山脈高度相差無幾呢?原因有4點:其一、月球比地球小得多,其質量只有地球的1/81,其平均密度為每 立方釐米3.34克,只相當於地球密度的3/5,雖然兩者所受到天體引力相差無幾,由於月球密度低,其自身產生膨脹力也低得多,故由膨脹力產生的火山噴 發、地震力度比地球低;其二、月球沒有水、因而火山爆發缺乏水汽物質產生的膨脹爆炸力,降低了火山噴發力;其三、由於月球密度低、其產生引力傳遞力也小, 也就是說同樣的力,在不同物質密度條件下,產生的拉拽力是不同的。月球密度小,產生引力拉拽力也小,故月球山脈高度自然也就受到很大限制(月球山脈高度形 成猶如一根壓縮力本來就不大的彈簧(由於月球質量、密度小),當引力增大、減少其壓力恢復其自然彈性時,由於膨脹力、彈性力本來就小,故其彈簧延長度有 限);其四、月球火山噴發早就停止了、最年輕的火山噴發也是一億年前。早就沒有火山、地震發生,意味著月球早已是一個沒有岩漿活動的死球,沒有流動岩漿支 撐的地殼也就是一個沒有生氣變化活動的地殼,一個沒有造山運動的地殼。山脈上升是依賴於流動岩漿持續補充並隨著高度上升不斷冷卻凝固形成山脈岩石基礎來實 現的。沒有了流動岩漿造山運動物質來源的提供,山脈上升就是無源之水。沒有了流動岩漿,月球地貌就成為了一個不能拉伸沒有彈性的死球。山脈上升因火山停止 噴發而早就停止了,其高度也就受到了最大限制。現在月球山脈高度也只是不斷風化降低了的山峰高度。6、 月球背面的結構和正面差異較大。背面不僅月海所佔面積較少,並且環形山較多。地形凹凸不平、起伏懸殊,最長和最短的月球半徑都位於背面,有的地方比月球平 均半徑長4公里,有的地方則短5公里。由於月球正面受到地球阻擋保護,隕石撞擊一般都發生在背面,所以背面隕石撞擊形成的環形山較多;由於月球引力小、自 轉慢、受到重力下滑驅動力小,又沒有地球的氣流風雨重力搬遷作用,風化、搬運速度極慢,致使地形凹凸不平;相對於正面既沒有隕石撞擊,也早停止了火山和造 山運動,正面地貌基本在30億年前就在劇烈溫差風化下緩慢地開始削高填平了,其二正面月海面積大,盆地地貌平坦性也遠比其它類型地貌平坦,此三大因素差異 決定了正面遠比背面平坦。最長和最短的月球半徑都位於背面的原因是,由於月球沒有大氣層、形成隕石撞擊力大,如果較大隕石撞擊在短半徑的南北極區域上,那 麼自然就容易產生低窪的坑地,縮短南北極距離。其二、月球南北兩極是不受引力影響的,月球背面地殼在引力的拉拽抬升加厚條件下,兩極岩漿會自動流向赤道方向,從而降低兩極高度,由於背面比正面地殼厚,所以兩極流向背面赤道方向岩漿就多,所以背面縮短的南北兩極距離也最大,兩大原因形成了較短的月球南北極半徑在背面;又由於背面地殼又比正面厚得多,赤道長度自然是地殼厚的長於地殼薄的,長半徑於是也就自然產生於背面。於是星球最長半徑與最短半徑看似奇巧組合矛盾現象,實則卻是比較合理地統一出現在了背面。
(本文出自techbbs科技縱橫)
- Oct 09 Wed 2013 17:32
(分享)快快欣賞今晚的滿月東昇
宇宙就是這樣,當你單純的去觀測它的時候,一切猜想皆有可能,而當你掌握數理分析方法再去研究它的時候,那一切猜想皆不存在。 |
- Oct 09 Wed 2013 17:31
(分享)月亮和水星的流跡
- Oct 09 Wed 2013 17:31
(分享)木月同輝
- Oct 09 Wed 2013 17:30
(分享) 多樣化星系ESO 325-G004數理分析星圖
宇宙就是這樣,當你單純的去觀測它的時候,一切猜想皆有可能,而當你掌握數理分析方法再去研究它的時候,那一切猜想皆不存在。
- Oct 08 Tue 2013 17:27
(分享)一隻眼睛兩個視場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科學家發現,德國一位只有半個大腦的10歲女孩一隻眼竟然能有兩個視場,這是在全世界發現的唯一一個病例。
這個小女孩是德國人,她的一隻眼既有左眼的能力也有右眼的能力。英國格拉斯哥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磁振造影顯示這個沒有完整大腦女孩的大腦是如何 處理來自左視場和右視場信息的。這個女孩還在母親子宮裡的時候,她的大腦右半部分就停止發育。視覺信息由眼睛後面的視網膜收集,經過瞳孔晶狀體時倒立成 像。通常,左視場和右視場由相反的兩次大腦處理並成像,但是科學家對這名德國女孩的大腦掃瞄發現,本該在大腦右半部分的視網膜神經纖維轉到了左側。他們還 發現,在女孩大腦可合成右視場內部圖像的左半部分的視覺皮層內有突起物形成,該突起物可處理並成像右半部分缺乏的左視場。
- Oct 08 Tue 2013 17:26
(分享)地球上最怪異的10座大橋
歷史上著名的橋樑以其技術和藝術的完美結合記錄著人類的發展歷程,反映著時代特徵,全球十座別具一格的橋樑美景,邀你觀覽奇趣的橋樑世界。 1、亨德森波浪橋(新加坡)
亨德森波浪橋
- Oct 08 Tue 2013 17:24
(分享)「倒頭就睡」不一定是好事 可能是疾病前兆
一般情況下,睡眠呼吸中止症可以分為三種:中樞型、阻塞型和複雜型。中樞型指的是大腦不再向控制呼吸的氣管肌肉發出相應信號,引起呼吸中止;阻塞型是因為氣管肌肉發生物理性鬆弛,使氣管變窄,暫時阻斷通路;混合型則是前兩種的混合。三種類型的標誌性表象都是「鼾聲如雷」
- Oct 08 Tue 2013 17:22
(分享)九種人工合成元素
元素週期表前26種元素,從氫到鐵都是在恆星內部核聚變過程形成的,而從27號元素鈷起自然存在的元素都是由於超新星爆炸形成的。而還有一些元素是科學家在實驗室人工合成的。以下是誕生於實驗室的9大人工合成元素。 1、首個人工合成的元素:鍀(原子序數43)

- Oct 08 Tue 2013 17:19
(分享)千年前的時尚領袖 蘇軾和他的粉絲們
北宋的大文豪蘇軾可謂全才,他的詩歌風格豪邁清新,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又開豪放詞派的先河,與南宋詞人辛棄疾並稱「蘇辛」;他的散文成就,與歐陽修 並稱「歐蘇」,同列「唐宋八大家」;蘇軾還擅長行、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在繪畫方面,蘇軾的古木怪石,文同的竹,米芾、米友仁父子 的云山,趙孟堅的水仙等,成為後世文人畫家追隨學習的典範。此外,蘇軾還在教育、醫藥、金石、烹飪、美學等方面有所建樹。 蘇軾在世時,就成為時人爭相崇拜的偶像,擁有「粉絲」無數。宋人朱弁的《風月堂詩話》云:「東坡詩文,落筆輒為人所傳誦。……是時朝廷雖嘗禁止,賞錢 增至八十萬,禁愈嚴而傳愈多,往往以多相誇。士大夫不能誦坡詩,便自覺氣索,而人或謂之不韻。」陸游在《老學庵筆記》中亦記載:「建炎以來,尚蘇氏文章, 學者翕然從之,而蜀士尤盛。」蘇軾曾經自創一種帽子,高筒,短簷,殊不知戴了幾回,全城都流行起來了,美其名曰「子瞻帽」。京城的儒生,外地的考生,幾乎 沒有人不弄一頂子瞻帽戴在頭上的。一般後生乃至中年男人亦皆倣傚,逢節日,幾乎青一色的子瞻帽流動於大街小巷。凡此種種,足可見蘇軾的天皇巨星地位及由此 生成的轟動效應。 |
- Oct 07 Mon 2013 17:07
(分享)揭秘全球最小電影:拍攝設備重達兩噸
IBM 科學家日前宣佈,他們採用宇宙中最小的元素之一--原子製作出世界上最小的電影。這部獲得吉尼斯認證的電影名為《A Boy and His Atom》,採用數千個精確放置的原子製作了近250幀的定格動畫動作。
IBM利用原子製作世界最小電影 媒體來源:新浪科技 《A Boy and His Atom》刻畫了一個名為Atom的角色將一個原子當成朋友,踏上了一段充滿樂趣的旅程,包括跳舞、玩接球遊戲和跳蹦床。影片配以了活潑的背景音樂,以一 種非研究的獨特方式,傳達科學概念,並展現了科學世界的魅力。
- Oct 07 Mon 2013 17:07
(分享) 美科學家打造機器水母可當水下間諜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工程學院的一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款名為「Cyro」的機器水母,可以充當軍方的水下間諜。它的 能力讓超級間諜007也自愧不如。這種機器水母長5英呎(約合1.5米),寬7英吋(約合18釐米),重170磅(約合77公斤),機械肢上覆蓋著白色硅 樹脂。
Cyro是美國海軍水下作戰中心和海軍研究辦公室出資的一項計劃的研究成果。這項計劃共投入500萬美元,由美國各地的多所大學參與,旨在研製自供電 的自治機器人,用於進行水下監視任務或者監測海洋環境。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機械工程系博士生亞歷克斯-維拉努瓦表示:「我們正儘可能讓這款機器人接近於真 正的水母,包括在外觀、移動方式和感覺等方面。」
- Oct 07 Mon 2013 17:06
(分享) 科學家3D打印迷你肝臟可觀察藥物療效
據國外媒體報導,在實驗室培育可移植肝臟過程中,美國科學家取得一項重大突破。他們利用裝有細胞的3D打印機打印出迷你肝臟,深 0.5毫米,寬4毫米,擁有很多與真實肝臟一樣的功能,包括產生負責將激素、鹽和藥物運送到身體各處的蛋白質。
打印3D迷你肝臟這一成就由加利福尼亞州的生物打印領域先驅Organovo公司取得。打印過程中,3D打印機逐層打印肝臟細胞和血管內壁細胞,一共 打印了大約20層。血管內壁細胞負責為肝細胞提供營養和氧。添加血管內壁細胞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允許3D迷你多細胞肝臟存活5天或者更長時間。相比之 下,立基於單層或者雙層細胞的2D肝臟只能存活兩天時間,同時也不具備3D迷你肝臟的很多功能。
- Oct 07 Mon 2013 17:05
(分享)向日葵形太陽能集中器可使採集率提高10倍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從向日葵身上獲取靈感,研製出向日葵形太陽能集中器。他們表示這種集中器將讓太陽能領域發生革命性變化。這種新型太陽能集中器利用數個反射鏡將陽光聚焦到轉換器芯片上。專家們表示這種太陽能集中器可用於為偏遠地區提供電力。
科學家希望這項計劃能夠研發出具有經濟可承受性的光電系統,能夠收集80%的陽光並將其轉換成電量。這一系統可以在任何缺少可持續能源、可飲用水和冷 空氣的地區建造,成本只有類似系統的三分之一。這一系統的原型採用一個巨大的拋物柱面反射器,由數個小鏡構成。它們與一個追蹤系統相連。追蹤系統根據太陽 的位置確定最理想的角度。
- Oct 07 Mon 2013 17:05
(分享)科學家研製超強納米材料:比現有材料硬10倍
據國外媒體報導,科學家已製造出一種革命性的超強納米材料。它可用於從牙齒矯正器和醫學植入物到電纜、太陽能電池板和手機等各種裝置。《科學》雜誌刊登了他們的研究成果。這些研究人員戰勝一個名為「死亡之谷」、30多年來令科學家倍受挫折的納米設計挑戰。
顧名思義,納米線是一種厚度在納米範圍的材料。它們比現有材料硬10倍,還極具彈性,致使它們可適應各種形狀同時恢復原狀。但單根納米線太小,目前還 不能用於較大材料中。科學家設法開發所謂的「疏鬆材料」,這種材料具有納米線的非凡機械性能。但它們在結構用途中和基質材料結合使用時難以保持納米線的彈 性和強度。這是因為納米線比用於疏鬆材料的基質更硬更具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