彗星撞擊地球結束了恐龍時代,並且滅絕了陸地和海洋上的許多物種。但科學家最近發現,生活在淡水裡的物種很大程度上逃脫了被滅絕的噩運。  目前最新研究表明,淡水生物之所以能免於滅種,原因在於它們能夠更好地適應,並且抵擋住周圍環境的劇烈變化,這有助於它們能夠從大災難中逃生。

156814071.jpg

  過去的研究表明,當海洋生物在這次大滅種中被消滅時,淡水生物卻經歷著相對較低的滅種率。現在,調查者們發現,這些淡水生物存活的秘密在於它們能在淡水環境中經歷著生物變異。
  水能夠為江河湖海中的生物提供庇護。然而,來自地球外的大撞擊使得地球表面付之一炬:天空因撞擊揚起的塵土和灰燼而變暗,進而使得地球溫度冷卻。「撞擊冬季」所造成的陽光匱乏切斷了淡水和海洋生物的食物鏈。
  但是,調查者指出,淡水生物不同於海洋生物,它們常年生活在冰雪覆蓋下的低溫環境中,同時能夠更好地忍受低氧環境。此外,研究者還說到,許多淡水生物可以進行休眠,包括將它們的卵或者自己身體埋藏在泥土中。這將使得它們可以等待一個更加適宜的環境的到來。
  所有這些適應能力可以幫助淡水生物維持六個月至兩年的生命力,直到天空從「撞擊冬季」中漸漸清晰起來。儘管這次撞擊事件同樣也殺死了許多淡水生物。但 是對於一個物種的存活來說,只需要很少的倖存者就行了。這和18世紀將一對兔子帶到澳大利亞一樣,它們瘋狂繁殖,甚至一度數量多得難以控制。

(本文出自techbbs科技縱橫

arrow
arrow

    qiubo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