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南極洲麥克默多乾燥谷附近驚現奇特的「血冰川」,紅色的水流從冰川裂隙中源源不斷地流出。早在1911年,科學家就已發現「血冰川」,當時人們認為「血色」與藻類有關,而現在,科學家將視線移向氧化鐵。

rd_or_8cca0afddcb49630459b71b47749991d.jpg

  「血冰川」再次流出深紅色的液體。
  氧化鐵造就「血冰川」
  目前,在南極已經發現的礦床、礦點有百餘處,其中有金、銀、銅、鐵等金屬,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煤田,但鐵礦是南極大陸儲量最大的礦產,主要分佈在東南極。
  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力學研究所教授胡健民認為,「血冰川」之下很可能是風化了的鐵礦體或鐵礦化體。原本它們是裸露在地表的,經過長時間的風化作用的改 造後,原生的磁鐵礦等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鐵(Fe2O3)為主的氧化鐵礦床或者鐵帽,其顏色變為紅褐色。這些鐵礦體或者鐵帽在後來的冰川作用過程中被冰川覆 蓋。也許是近年來全球變暖的緣故,冰川逐漸融化,和著紅褐色氧化鐵的紅色冰融水就順著冰裂隙流出來,從而形成了「血冰川」的奇特景觀。

rd_or_8d3b9e3221a7cabf6066bb85e2dc2645.jpg

  南極洲冰川上流溢出的血紅色「血瀑」
  「血冰川」驗證板塊漂移
  鐵礦體只有在地表才可能被氧化,變成紅褐色。冰川之下的鐵礦體是何時被氧化的呢?胡教授指出,分不同的情況,形成於地表的鐵礦或者鐵礦化體,自形成後 就一直遭受著風化作用的改造,並不斷地被氧化。而形成於地殼深部的鐵礦體,只有當它們受到後來地殼變動並被抬升到地表或近地表的位置後,才會被風化作用改 造,含鐵礦物被氧化成三氧化二鐵。
  南極目前的地理條件,乾燥而寒冷,極少見到河流,很難使鐵礦體發生化學風化作用,一般只能造成破碎等物理風化作用的改造,所以也就很難使原來的鐵礦體 氧化成氧化鐵或者鐵帽。據此可以推斷,「血冰川」之下的鐵礦體或者鐵礦化體最初形成時,很可能並不在現在的地理位置,而是位於相對溫暖、潮濕、並且河流發 育的地區。
  在距今約5億多年前,南極大陸與現在的非洲、馬達加斯加、印巴次大陸、澳大利亞、南美大陸連為一體,稱為岡瓦納大陸。大約在1.8億年前古岡瓦納大陸 開始解體,分裂出來的南極大陸緩緩向南漂移,靠攏極地。大約到新近紀漸新世至中新世之間,距今約3400萬年到1000萬年,南極洲大陸才完全離開南美大 陸,「漂」到現在的位置。
  因此,「血冰川」下的鐵礦應該是在南極大陸漂移到現在位置之前很久就已經形成,並在那裡經歷了氧化過程後形成氧化鐵礦或鐵帽。南極大陸移到現在的位置 後,一方面由於地理緯度的緣故,另一方面,地球本身在3400萬年左右所發生的氣候重大變化,導致南極冰蓋的形成,氧化鐵礦被冰川覆蓋,為今天的「血冰 川」奇景埋下伏筆。

rd_or_8eb11b7f828b10f39abdea1b2798b171.jpg
 

  南極洲冰川上流溢出的血紅色「血瀑」
  「血冰川」影響環境嗎?
  隨著摻有氧化鐵的「血水」進入大海,有人會擔心它是否會影響環境。
  對此,胡教授表示,其實在野外考察時,也曾見過流經氧化鐵的紅色河流,它對環境的影響並不大。「血水」流入海裡後,會被海洋生物吸附並沉積下來。但如果是流水流經硫鐵礦,那就需要注意了,因為水流會被污染成酸性,流經之處也將寸草不生。

(本文出自techbbs科技縱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iubocheng 的頭像
    qiubocheng

    科普教育走天下

    qiubo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