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0913091821749.jpg

  「核頻譜望遠鏡陣」(NuSTAR)空間望遠鏡是美國宇航局新發射的一個空間觀測平台,可探測到遙遠宇宙中的天體行為
  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核頻譜望遠鏡陣」(NuSTAR)空間望遠鏡發現了遙遠星系中央潛伏的10個「怪物」級黑洞,這是X射線空間天文台的第 一次重大發現。從圖中可以看出,本次發現的10個超大質量黑洞位於箭頭所指的方向上,以紫紅色的斑點來表示,NuSTAR望遠鏡陣的科學家認為這是一次 「無心插柳」式的發現,達勒姆大學物理系教授大衛·亞歷山大在一份聲明中提到:我們在對NuSTAR望遠鏡陣的圖像進行分析時偶然發現了這些大質量黑洞的 存在,並在背景星系圖像上標明了黑洞的位置。
  對此,科學家們通過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和歐洲航天局XMM-牛頓望遠鏡進行了進一步研究,對宇宙大質量黑洞的調查項目目前正在進行之中,科 學家希望能發現數百顆黑洞的「身影」,隨著宇宙中最為神秘的天體被陸續發現,我們將揭開黑洞的一些不可思議的行為,並對黑洞的數量進行初步統計。 1962年,美國宇航局開啟了對超大質量黑洞之謎的深入調查,天文學家們發現了一個神秘現象,在宇宙背景中出現了無法解釋的X射線輝光,對輝光的起源之謎 一直處於探索之中。如今,科學家瞭解到這些輝光來自遙遠的宇宙深空,其被可以稱為宇宙X射線背景,其中有些來自質量達到170億倍太陽質量的超大質量黑 洞,此類黑洞的存在與行為仍然處於調查之中。
  美國宇航局JPL實驗室科學家丹尼爾·斯特恩是本項調查論文的合著者,他認為超大質量黑洞一般存在於大型古老星系中,當宇宙還年輕時,星系之間發生不 同程度的碰撞,黑洞在這一過程中逐漸合併、成長。「核頻譜望遠鏡陣」隸屬於美國宇航局,發射於2012年,NASA目前擁有多個大型空間天文台,比如哈勃 望遠鏡、錢德拉X射線望遠鏡、斯皮策紅外空間望遠鏡等,「核頻譜望遠鏡陣」的加入使得這一陣容變得更加強大,使科學家們可以在不同波段上對宇宙(天體)進 行觀測,比如通過紅外波段可以探測到被塵埃云擋住的宇宙天體。本項研究發表在8月20日的《天體物理學》期刊上。

(本文出自techbbs科技縱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qiubocheng 的頭像
    qiubocheng

    科普教育走天下

    qiuboche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